红酸枝

红酸枝,拉丁名:Dalbergia cochinchinensis Pierre;是热带常绿大乔木,北方称“老红木”,广东、广西称为“酸枝”。

《国家红木标准》定为“红酸枝”,红酸枝为豆科檀属木材,主要产于印度,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 红酸枝木:新切面有酸枝木特有的酸香气,故称之为酸枝。隶豆科,黄檀属。主要分布于东南亚、中南美洲的热带地区。


形态特征

《红木》国家标准规定,红酸枝木类有如下四个必备的条件:

①黄檀属(Dalbergia)树种;②木材结构细至甚细,平均管孔径向直径不大于200微米;③木材含水率12%时气干密度大于0.85g/cm3;④木材心材红褐色至紫红色。

红酸枝木与黑酸枝木的区别就在木材心材的颜色上,黑酸枝木的材色栗褐色,常带黑色条纹。

都是红酸枝,但红酸枝木的材质有所不同,心材材色有深有浅,材色约分为偏红色系和偏褐色系。

偏红色系的红酸枝木:心材新切面柠檬红、红褐至紫红褐、常带明显黑色条纹,密度重,气干密度1.0g/cm3,主要产地为中南半岛。心材材色也是有深有浅,色浅的偏黄色,纹理较直。

市场上多见的红酸枝木纹理较直,有局部似黑酸枝木的栗褐色条纹,业内有称之为“绿筋”,就像人皮肤下的青筋——血管。质优的久置则木色变深,深枣红色至紫红色,色泽颇似檀香紫檀,木质细腻不亚于卢氏黑黄檀,是为红酸枝木的上品。

偏褐色系的红酸枝木:心材新切面紫红褐或暗红褐色,常带黑褐或栗褐色细条纹,产于东南亚。质优的心材紫红色或暗红褐色,弦切面带似黄花鱼腹部鱼皮纹。红酸枝木中还有纹理特别的类型。有弦切面带似肌肉纤维一样的浅色条纹,略似鸡翅木“V”形纹理的;也有弦切面花纹扭曲夸张艳丽的。

 

历史

古玩指南》一书中二十九章曰:“唯世俗所谓红木者,乃系木之一种专名词,非指红色木言也”“木质之佳,除紫檀外,当以红木为最”,这是书中对老红木的评价。人们之所以要加上一个“老”字,是因为要区别于所谓的“红木”。

老红木,广东多称为红酸枝,长江以北则称为老红木。(其实要按照分类来说,老红木也只是红酸枝里面的一种,他们并不能混为一谈,我们在这就暂不做详细介绍)它与黄花梨等同属豆科植物中的蝶形花亚科黄檀属。其木质与颜色相似于小叶紫檀,年轮纹都是直丝状,鬃眼比紫檀大,颜色近似枣红色。其木质坚硬、细腻,可沉于水,一般要生长500年以上才能使用,它区别于其他木材的最明显之处在于其木纹在深红色中常常夹有深褐色或者黑色条纹,给人以古色古香的感觉。其制作家具的工艺也应和紫檀木一样,即最后的工序应使用调匀底色,然后烫蜡的方法,千万不能使用普通硬木的做法---用漆。因为老红木饱含蜡质,只需打摩擦蜡,即可平整润滑,光泽耐久,给人一种淳厚的含蓄美。如果采用现代的擦漆工艺,恰恰掩盖了其木质的优良本性和纹理的自然之美。且老红木用漆来处理,容易给一些厂家将其它木材掺杂其中,为其浑水摸鱼提供便利。

在明清两代,老红木与小叶紫檀、黄花梨并称为宫廷专用的“三大贡木”。


主要价值

市场上有许多红酸枝材质的家具,很受消费者欢迎。但是,由于红酸枝原材料产地的不同,其材质也有差异,因而原材价格便也有差别。市场上普遍认为,颜色深一些的红酸枝质量优良,而颜色浅一些的红酸枝则材质不如颜色深的好。正是由于二者原材料价格的差异,有的厂家便将有些颜色浅些的红酸枝染色。那么,如何对成品家具进行两种材质的鉴别呢?

可归纳为“三看”:

一看新茬。在一件红酸枝柜门里侧刮了几下,但见木屑落下,里面露出了新的红茬。他讲,如果里面露出白茬,说明这材料是染过色的。只要不是上漆的家具,这种方法就适用。

二看纹理。一般说来,颜色深的红酸枝密度大,年轮紧,纹理清晰而顺直。而颜色浅的红酸枝相对密度小,年轮松散,有些发暗,表面看上去像有一层雾气。

三看黑筋。深颜色的红酸枝黑筋多而明显,和它的枣红底儿黑红分明。而浅颜色的红酸枝较少有黑筋,即使有也不如前者明显。

 

红酸枝

红酸枝

红酸枝


相关推荐